听到李弥逊说大和又要闹饥荒,赵桓微微点头,这是他料想到了的,因为之前的战争对农业的损毁相当大,同时大量的年轻男女都被他从大和弄出来了,现在大和基本上找不到年轻人。

  而地里劳作的主劳力就是年轻人,没有了劳力,很多田地都没人耕种,另外大和遭遇海啸之后,很多农田全都摧毁冲毁了。

  原本肥沃的农田全都被泥沙杂物覆盖,完全失去了耕地的作用的,重新开荒种地还要需要花几年时间来重新养肥力,没几年的时间,农业生产是没办法恢复到以往水平的。

  而由于劳力的缺乏,恢复到以往水平也是完全不可能的,但养活当地的老老小小还是有希望的。

  当下赵桓对李弥逊说道:“朕会下旨司农寺调拨土豆、高粱、玉米等送往大和播种,同时让驻虾夷地的海军陆战队将库存的军粮拿一部分出来开粥场赈济灾民。

  至少坚持三个月,坚持到这些粗粮地里有产出,便可慢慢停止赈济了,他们凭借粗粮应该能解决肚子问题。”

  大宋引进的高粱、玉米和土豆已经遍地开花,在大江南北到处都栽种了,但不占用耕地。

  因为这些粗粮对地的要求不高,很多盐碱地、沙滩地都能用,弄到大和国去种最适合。

  因为那很多土地都被海啸给摧毁了,这时再用水稻小麦产量不会太高,但如果栽种新的玉米、土豆和红薯,产量是有保障的,能够让当地人吃饱。

  随着这三种粗粮在大和全面推开,要想保命已经不困难。

  事实上很多大和人在大和饥荒期间,在大宋的大和人就曾经将不少土豆、玉米、红薯通过各种途径送回大和给家人食用或者栽种。https://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爱读免费小说app更新最快,无广告,陈年老书虫客服帮您找想看的书!

  所以大和已经有少量的粗粮在栽种了,因此没有必要再藏着掖着。

  而这些粗粮耕种强度不高,老人和孩子辛苦一下也能完成耕种。

  赵桓要对大和釜底抽薪,但倒不至于赶尽杀绝,该给他们救济的还是要救济的。

  李弥逊当即答应,犹豫片刻,又说道:“高丽那边的灾情比大和只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或使用原网页打开,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时间更新《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